「六個月後,你們還愛我嗎?」
如果你收養的孩子,成了全校家長公敵…為了愛,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?
希西與丈夫登記收養,迎來九歲男童小喬,展開半年試養期。小喬一頭蓬髮,看似文靜。原以為幸福新生活即將開啟,沒想到充滿隱憂。留級就讀的小喬不但無心學習,更有學生驚爆小喬的「黑歷史」,負面傳言激起家長群組空前的抗議聲浪。短短的六個月,小小的一家三口,但等在未來的,卻是無盡的考驗!
「重擊人心、感人至深」— 美國權威媒體《好萊塢報導者》
《幸福試用期》全片在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群島取景,故事發生在小鎮托爾文(Tolhuin,意為「像一顆心」),冰雪覆蓋盤根錯節的人性,襯出主角面對歧視所展現的過人勇氣與教養智慧。美國權威媒體《好萊塢報導者》不但激賞本片透過簡潔形式探討千絲萬縷的議題,更大讚故事情節「重擊人心、感人至深」,是一部賺人熱淚的暖心電影!
我很喜歡電影關於「兒童領養」的出發點,卡洛斯索林利用他對社會議題的關注,讓片中對孩子抱有想像,認為在領養後便能展開幸福滿滿生活的夫婦,因為小喬的種種條件而打破他們原本的期待,無論是他的年齡、性格、成長背景,或者旁人對小喬產生的異樣眼光,《幸福試用期》都藉由這對夫妻碰到的「麻煩事」與半年試養期的規定,來跟觀眾傳達領養的真正價值與意義。
「幸福試用期」(Joel)要呈現的不只收養家庭的心情,更有阿根廷社會如何看待收養來的孩子。
我絕對相信不只阿根廷有這類社會現象,被收養的孩子不敢對外表露自己的身分情況,要是得知自己小孩班上來了一位被收養的轉學生,家長們內心會有什麼擔憂?甚至是怎樣的惶恐?人云亦云的話語殺人,該如何翻越?
UMedia|柳時雨
小喬並非小鎮原生成長的孩子,再加上生活在充滿犯罪的家庭中,增添他與世俗文化所認定的「正常小孩」有了極大的差異。這份差異成為貫穿整部電影衝突的主軸。有趣的是卡洛斯索林善用了這層衝突,一方面擊碎了家庭和平的表象,挖掘出希西的憤怒反抗和狄耶哥忍讓屈從的態度差異,另一方面卻也一把扯出小鎮表面和平的真相,讓趨於保守的排外心態得以現形。
VOCUS方格子|劉文翼
《幸福試用期》透過簡潔形式探討在任何時地都可能發生的社會議題。電影結束的最後一幕帶來巨大的力量,再次襯托出熱血母親的感人情懷,以及面對歧視所展現的無畏勇氣與教養智慧。
人間福報|楊豫馨
鹿特丹國際影展 大銀幕獎競賽片入圍
哈瓦那電影節 最佳劇本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