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人間的愛,細膩的流瀉在對話間的空氣中。
身為紀錄片導演,拍攝看似平常的日常對話,緩緩述說跟著法師母親牽亡魂的童年、家暴的父親,及對於母愛缺席的疑惑,並詰問情感疏離的母親,相對母親從不掩飾的同性性向,女兒最終道出心中隱埋許久的羞愧祕密。在那張暗喻傳統女性價值的餐桌上,一個欲掙脫家庭的女人必須面對自己的女兒,而攝影機也猶如手中法器,超渡了不願面對的過去。
【關於電影】
「這部作品不僅止於同志議題,更多的是家庭與母女關係。該慶幸這樣的故事發生在自己而非別人的生命中,唯有如此,故事才有機會被記錄下來。」-導演黃惠偵
★ 2017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
★ 國際名導侯孝賢監製、首度台灣紀錄片入圍2017柏林影展電影大觀
★ 2016金馬獎最佳紀錄片、最佳剪輯入圍、金馬獎評審團主席許鞍華特別提及
★ 2016金馬國際影展連霸兩週觀眾票選獎第一名
這是一部沒有絲毫妥協,也沒有故作溫情的鄉愿與簡化,極端台灣本色,同時又充滿普世情感的奇作。多數台灣紀錄片,只要達成上述其中一項就很難得,沒想到它竟然四者兼得。
鳴人堂|鄭秉泓
因為最貼近的,其實壓迫感最大。明明應該要最稀鬆平常的,卻最難說出口,最難問到答案。而捕捉這個艱難,是《日常對話》的可貴和勇敢。或根本應該說:是最讓人震撼和啞然之處。
BIOS Monthly|張硯拓
一部作品,彼此半生波折,能量絕對驚人;但要怎麼開展,卻是關鍵。本片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,同時提名剪輯,肯定了這部份成果。
鏡週刊|聞天祥
《日常對話》不但每個受訪者都個性分明、故事精彩,最重要的「阿女」和黃惠偵自己兩人的關係,更透過一場場對話及對話鏡頭以外的情感,溫柔地檢視並撫平記憶的創傷,那些在日常裡無法言說的,在鏡頭下意外又不意外地緩緩流淌出來。
娛樂重擊|MAPLE
2017 柏林影展 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
2017 納什維爾電影節 評審團特別獎
2017 洛杉磯亞太影展 觀眾票選獎
2016 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、最佳剪輯入圍